黨史學習教育心得體會
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,延安這片紅色熱土成為黨中央所在地。我們黨從弱小到強大,領導中國革命事業從低谷走向高潮,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。延安十三年,孕育了以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延安精神。2020年4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:“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,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”“要堅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廣大黨員、干部,用以滋養初心、淬煉靈魂,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、查找黨性的差距、校準前進的方向”。
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上指出:“黨的歷史上有兩次重要會議,一次是1935年的遵義會議,一次是1938年的六屆六中全會”。六屆六中全會前表明共產國際認可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領導地位。同時,針對一些人陽奉陰違、口是心非的兩面派行為,這次會議第一次提出“四個服從”,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。
百年來,在多個危急存亡的關頭,先輩們毅然扛起扶大廈之將傾的重擔,李大釗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成立中國共產黨奔走呼號,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,錢學森五年歸國路、十年兩彈成……千千萬萬份擔當作為的熱忱匯聚成澎湃的救國和建設浪潮。在新時代,我們同樣要擔起這一代人的使命,走好這一代人的長征路。一要樹立大歷史觀。全面總結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,從中探規律、提策略,并將之轉化成干事創業的能力,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,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、預見性、創造性。
波瀾壯闊百年路,歷久彌堅是初心。在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,我們要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并將之轉化為實干奮進的動力,以黨史滋養青春之我,以青春之我建設青春之中國。
人力資源部劉垠杉
2022年1月19日
2022年1月19日